科学,伪科学和非科学
首先我们要承认如下共识:
- 本文的所有定义都是在如今的科学社会环境下,而科学的发展总是螺旋上升的,因此没有必要以上帝角度来评判某一件事物的对错。
- 很多争论的定义在此并不能得到完美解决,正如牛顿力学在微观和宏观高速运动情况下不适用一样,但我们也无法完全否定它一样。很多我们当今认为是基础的科学可能在未来被打破。
科学的定义
对于科学,人们的理解不外广义和狭义两种。
广义的科学
广义的科学包括:
- 自然科学
- 人文社会科学
- 思维科学
狭义的科学
狭义的科学专指自然科学。 而人文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则为非自然科学。
简而言之,科学是人类能动的认识和改造外部世界的探索活动,是人类的一种特殊实践活动,它有其共同体,结构和建制。具有实验性探索性,理性和逻辑性等特征,并通过内部诸要素的相互作用形成完整的、不断发展的由定理,定律和理论等构成的实证知识体系。
科学具有:
- 客观具体性 即一切以客观事实的观察为基础,对象是特殊的具体物质运动,反映的是客观事实和规律。
- 社会性 即所有的科学实践,科学理论,都是在人类社会中进行,在人类社会中接受检验,并为整个社会服务。讲科学,首先不能脱离社会。
- 严谨性 科学具有严谨性。要求得到的结论必须是正确的,认识的过程是系统而明晰的,逻辑结构严密,理论体系内部能够自治,前后联系,能够自圆其说,不相矛盾。
非科学的定义
非科学是指广义的科学之外的所有知识体系或观念 例如
- 形而上学
- zong教
- 神学
- 灵学
- 占星术
- mi信
非科学不具有或者不完全具有科学的特征。其研究对象要么是虚构的,要么是臆造的,要么是凭空想象的。(这一点会由历史长河来进行验证)
- 含义的模糊性 也就是说,它的反对目标或对象难以准确定位。这种模糊性是由两方面的原因引起的:一是科学术语本身的模糊性导致反科学含义的模糊性;二是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反对靶子有别,或者攻击的要害有异。
- 成员的庞杂性
其中既有普通大众,也有学界精英,而且他们意趣多端,政治和价值取向不尽相同,甚至截然对立的政治派别也会心照不宣,在反科学的旗帜下有意或无意地结为“神圣同盟”。与科学自身的复杂性相对应,科学的反对者们也是来自不同的立场和方面,具有几乎同样复杂的构成:来自不同立场、不同方面的反对者往往通过反对科学的某一方面进而反对科学自身。 - 本质上的反文化性 这里的反文化性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科学(即使它的萌芽状态)作为一种异于传统文化的新兴文化,在某些方面往往与传统文化格格不入,从而受到固守旧传统的文化保守主义者的排斥和反对;二是一些人群或出于对主流文化的不满,或在现实文化出现危机之时,把科学当作替罪羊或“从犯”加以反对。前者在近代似乎表现得比较明显,后者在现代和后现代也许更为突出。
然而非科学按照其完备程度和科学参与度分为系统性非科学和非系统性科学:
- 形而上学和zong教具有较完备或者系统的知识体系。为系统性非科学。
- 神学,灵学,占星术等基本没有科学特征,体系也不完善。为非系统性科学。
非科学并不是伪科学,只有在某种非科学冒充科学时才被称为伪科学: 例如:
- 永动机(法国人创造,法国人否定)
- 伪气功(伪气功大师王林)
- 科学算命 (数学骗术)
伪科学
伪科学也可以分为如下两种:
- 传统伪科学
- 新生伪科学
- 传统伪科学:冒充科学的非系统性非科学,即由非科学转化而来的神学、灵学和mi信等。
- 新生伪科学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由于某种名利的诱引,为达到某种目的而产生的假科学或反科学,如科学算命、伪气功、永动机、水变油和 N射线等。
新生伪科学以科学研究者面目出现,冒充科学成果,基本很难识别,是明知故犯的反科学行为。但是与科学理论相抵触或矛盾的新假说不能一概而论认为是伪科学,只能说为科学异端。
我们发现,非科学难以在当今的科学环境下被任意一种科学相证实,也就是说,他无法被当今科学界承认。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CC BY-NC-SA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来自 丁宇辰的个人BLOG!